胡蜂螫人時螫針不會被拉出,可連續叮人;而蜜蜂螫人時螯針會被拉出留在病人傷口上,同時毒液囊也會被拉出,且繼續收縮達30-60分鐘,不斷地放出毒液。因此,如發現傷口上有刺針,應將其除去,可用指甲、刀片或信用卡將刺及毒液囊刮除,不要用手去壓擠,以免注入更多的毒液。

蜂螫傷的臨床症狀可分為:

  1. 局部反應:紅、腫、熱、痛或有輕度搔癢。
  2. 毒性症狀:主要有惡心、嘔吐、腹瀉、吞嚥困難、抽搐、神智不清等,以及發燒、全身水腫、血壓下降、休克。
  3. 過敏反應:只要一隻叮咬,就可發生嚴重的過敏性休克。其中最常見的是皮膚症狀,經常在蜂螫後2-3分鐘就產生,而致死多半於前15分鐘之內發生。
  4. 延遲性過敏反應:一般在蜂螫後10-14天產生。現場的緊急處置:
一、局部反應的治療:
1.如刺針留在皮膚上,輕輕的將刺及毒液囊刮除;
2.用清潔的水、生理食鹽水或優碘清洗傷口,並蓋上紗布。
3.用冷敷,但不要在傷口上直接用冰敷。
二、毒性反應的治療:輕度的毒性反應,治療與局部反應的治療相同。如症狀嚴重,應立即送醫。
三、過敏反應的治療:呼吸困難,給氧氣,必要時給予人工呼吸;治療休克;保持溫暖;傷口及腫脹部位可予以冷敷,立即送醫!
蜂螫過敏的症狀,通常一次比一次嚴重,因此對蜂螫過敏的人,應特別小心避免被蜂螫到。

預防方法:
1.戶外穿著長袖衣褲,不要赤腳或穿脫鞋。
2.在戶外避免穿花色或鮮亮的衣服。
3.避免使用香水、髮膠等含香料的物品。

注意事項:
在山野叢林活動時,不要亂捅蜂巢,以免群蜂攻擊;如不小心觸動有蜂巢的樹枝、灌木,引起蜂群騷動,蜂群對於氣流騷動相當敏感,忌拔腿狂奔及揮舞衣袖,而應冷靜就地蹲下,取隨身攜帶的帽子或衣物遮擋顏面和頭頸,靜待蜂群活動恢復正常之後再慢慢離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