動物咬傷中死亡率最高者,即為蛇咬傷。無毒蛇咬傷,多半較不嚴重,但如被毒蛇咬傷,則應視為急症。且因為台灣氣候溫和即使在冬天,亦不可排除毒蛇咬傷的可能。

典型的毒蛇咬傷會有顯著的毒牙痕,但是沒有看到明顯的毒牙痕,卻不能排除毒蛇咬傷的可能性,例如雨傘節。

被出血性毒蛇咬傷,一般會在一小時內產生症狀,而在被咬五分鐘內,立即會發生嚴重的灼痛,並圍繞毒牙痕中心開始腫脹。常見的症狀除局部的紅、腫、熱、痛、瘀青、皮下出血、或形成水泡外,亦會產生腸胃道出血及血尿等。

神經性蛇毒傷口較少出現明顯的腫痛,常在15分鐘內,會自咬傷處出現麻木的感覺,其後逐漸會產生眼皮下垂、口腔周圍麻木、瞳孔放大、口齒不清、吞嚥困難、肢體麻木、全身肌肉無力、呼吸困難、甚至呼吸衰竭。

目前對於毒蛇咬傷的現場處理原則:
1.穩定生命徵象;
2.將病患移開,以防止重覆咬傷;
3.保持冷靜, 減少活動;
4.除去束縛物;
5.固定傷肢並低於心臟。如有吸允器,咬傷一小時內可使用吸允器直接吸引;
6.不要使用冰敷或止血帶,不要局部切開傷口,不要喝酒,不要用不潔的水清洗傷口;
7.儘速送醫(縱使病患沒有中毒徵候,也應儘速送醫,因症狀有可能延遲發生)

至於以前常使用的傷口切開已不建議。切開傷口,無法有效減少毒液吸收,反而會造成高比例的感染,也會傷到神經或肌腱;對於出血性毒蛇咬傷,更會因血液無法凝固,而增加血液的流失。還有緊綁止血帶的方法也不建議。即使將止血帶緊綁到可阻止動脈血流的緊度,通常也無法有效減少毒液吸收,反而增加肢體壞死及神經傷害。